参考消息网8月18日报道巴西247新闻网8月16日刊登文章炒股配资官网,题为《中国:历史不容忘却,和平永续长存》,作者是费尔南多·卡波通多。文章编译如下:
中国政府愈发重视向世界阐明中国人民在二战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在这一背景下,中央档案馆向社会集中开放了一批包括4万余件抗战专题档案的馆藏档案资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抗日战争期间的3500万同胞伤亡、930余座城市被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仍是尚未愈合的伤口。
中方强调:“面对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坚定站在国际正义一边,同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民一道,捍卫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历史,反对任何否认、歪曲、篡改二战历史的图谋和行径。”
据官方媒体报道,除了开放上述档案外,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日前还公布了一批日本细菌战新罪证新史料。
作为这一历史记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近日推出大型主题展览,共展出1525张历史照片和3237件珍贵文物。文化和旅游部宣布,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全国主要剧场将推出一批抗战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另有一批包括传统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和水彩画在内的精选艺术作品将在中国美术馆集中展出。
展开剩余65%在影视领域,人们对由赵林山执导、讲述日本发动细菌战的影片《731》即将上映充满期待。聚焦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南京照相馆》仅上映10天票房便达2.1亿美元,并持续引发国际媒体关注。与此同时,约100部作品(包括微短剧和经人工智能修复的纪录片)已在流媒体平台和社交平台上获得超6亿次播放量。
这场从俄罗斯延伸至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文化行动伴随着中国推行的“记忆外交”行动,通过摄影展、纪录片放映、学术研讨会、新书发布、专题辩论和历史资料传播等形式展开。
在引发广泛反响的评论中,英国历史学家拉纳·米特的分析尤为突出。他认为中国对日军的抵抗对盟军胜利具有决定性作用。“停战80年后,西方仍然未能理解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角色。”这位牛津大学教授表示。
他在其著作《被遗忘的盟友:中国的二战》中指出:“中国是东方主战场,倘若当时中国向日本投降或达成任何妥协协议,二战进程必将彻底改写。”
这位专家指出,西方叙事仍将1939年纳粹德国入侵波兰作为二战开端,而将此前在中国的战事视为次要事件。正因如此,标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今在西方历史叙事中鲜被提及。
传统二战叙事始终聚焦欧洲战场,直到珍珠港事件才转向太平洋战区。电影、书籍和社会认知始终突出盟军英勇、纳粹大屠杀以及广岛长崎被投原子弹后的日本投降,而中国付出的巨大牺牲却未被重视。
剑桥大学历史学家方德万对此表示认同:“如果没有中国的持久抗战,日本本可在亚太地区更加肆无忌惮地扩张。然而这一贡献,始终未能进入西方战争记忆的核心范畴。”他分析认为,西方集体记忆更青睐中途岛战役、诺曼底登陆这类短暂而壮烈的战役,却忽视了中国战场上漫长而惨烈的持久战。
面对这一现状,中国借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契机,通过具有广泛吸引力的影视作品、互动展览和面向青年群体的纪念活动等形式,强化历史叙事权。当世界忙于经济战、科技战与气候战时,中国绝不放弃守护民族伤痛记忆。(编译/韩超)
7月8日炒股配资官网,参观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参观。(新华社)
发布于:北京市富明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