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家事,更是国事。行走在赣鄱大地,“5+2就业之家”已成为一道亮丽的民生风景线,助力更多劳动者求职有门、就业有路、生活有靠。这里,有从迷茫到坚定的蜕变,有跨越障碍和困难的坚韧,有小岗位里的大情怀…… 《赣就业 好故事》专栏,将聚焦就业之家一件件平凡小事,见证人社服务民生的力量在细微处绽放。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就业故事→
吴大姐的“及时雨”
“没想到社区这么快就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难题!既能照顾孩子,又能挣钱,离家还这么近,太感谢了!”2025年6月初,在九江市濂溪区十里街道濂溪社区辖区内的某连锁超市,新入职的售货员吴大姐满怀感激地说道。她的这份工作,正是濂溪社区就业之家在端午节招聘会后,针对其家庭的特殊困难,精准对接、多方协调后送上的“及时雨”。
5月初,濂溪社区就业之家在端午节前夕举办了一场小型招聘会,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人群中,一位面带忧色的大姐向社区工作人员倾诉了她的困境:家中18岁的儿子是二级智力残疾,生活完全无法自理,需要有人时刻看护。她和丈夫收入微薄,难以支撑家庭开销。她迫切需要在家门口找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必须满足两个核心条件:一是工作时间要能与丈夫轮班,确保总有一人在家照顾儿子;二是必须离家近,以防家中突发状况能及时赶回。
展开剩余57%吴大姐的需求非常具体且急迫。濂溪社区就业之家立即详细登记了她的具体情况,并第一时间向社区书记进行了汇报,社区书记当即要求就业之家全力跟进并做好精准服务。招聘会结束后,就业之家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主动上门,深入吴大姐家中,进一步了解其家庭的实际困难、儿子的具体情况以及她和丈夫可以协调的工作时间段。
掌握详细情况后,濂溪社区就业之家迅速行动起来。工作人员梳理了辖区内所有企业岗位信息,重点筛选工作时间相对灵活、位置近且用工规范的企业。就业之家专员带着吴大姐的特殊情况和诉求,重点走访了辖区内几家管理规范、口碑良好的连锁超市和酒店,一方面详细介绍吴大姐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另一方面也坦诚沟通其需要轮班照顾孩子的特殊时间需求。经过就业之家工作人员的积极协调,最终,一家连锁超市提供的售货员岗位正是“两班倒”模式,完美契合了吴大姐与丈夫轮换照料孩子的需要。
6月,吴大姐顺利与该连锁超市签订劳动合同,正式上岗。这份“量身定制”的工作,如同一把钥匙,解开了困扰吴大姐家庭许久的死结,两班倒的工作模式,让她和丈夫能有效轮班,确保儿子身边时刻有人看护。步行10分钟的通勤距离,让“随时能回家”成为可能,大大减轻了她的后顾之忧。 超市与社区距离也很近,就业之家工作人员表示会持续关注吴大姐的工作适应情况,有任何困难随时可以回“家”寻求帮助。
从失业的彷徨到工作生活两不误股票与配资,吴大姐的就业经历是就业之家“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服务理念的生动实践。它不仅是仅解决了一个岗位问题,更是为一个特殊困难家庭带来了生活的转机和希望。(濂溪区人社局选送)
发布于:北京市富明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